您现在的位置: 妇科急救 >> 日常急救 >> 正文

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游泳戏水莫忘安全人民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3-30 17:53:38
北京中西皮肤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1918.html

怪象:

懂急救方法但不熟练

家长寄望于救生员

在受访的10多名家长中,近七成的家长表示了解防溺水的常识,也曾学习过防溺水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不过不是特别熟练。

相比之下,假日海滩游泳者更多。受访的家长们表示,他们知道该海滩配备专业救生员和救生设备,相对来说更安全。不过一些资深的游泳者也透露,假日海滩水域同样存在浪高、水急、有暗流的情况,数百米外的海里礁石密布,稍有不慎容易划伤,所以家长带孩子到海边游泳的千万别游太远。

在位于滨江路的南渡江段,江边到处都竖立着“水深危险严禁下水”等各种警示牌,记者却在江边看到不少成年人在江里游泳。据经常在江边散步的市民李先生透露,他以前曾见过有学生结伴在江边游泳,并没有家长陪同,他还上前去提醒学生赶紧离开,“江里有不少淤泥,如果一陷进去脚就很难拔出来了,这里水情也非常复杂,游泳还是应该去正规游泳场,否则一旦出事都无人相救。”

现状:

夏季学生溺水高发

年龄集中在11-15岁

入夏以来,海南天气日趋炎热,溺水成了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

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绵长,岛内河流、水库也不少,整体水域情况复杂,且炎热天气持续时间长,对很多天然水域不熟悉的学生玩水和游泳,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据相关统计,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和放学后,特别是暑期。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称,今年以来,海南省学生安全事件呈现明显反弹趋势,随着天气日趋炎热,学生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期。

据海南相关部门初步统计,学生溺水的发生地主要集中在从海口到乐东西部市县,有气温原因和家长管教不严;其次溺水者年龄段集中在11-15岁,占比超过2/3;第三是乡镇农村孩子占比较高,达90%以上。

对此,海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教育局和学校要紧盯中小学生上学、放学和周末、节假日等易发生事故的关键时间节点;要紧盯关键的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四必讲”要求;要紧盯重点危险水域,统筹协调乡镇政府和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及时对辖区内易发溺水事故的河、塘、沟、渠、坑和水库、湖泊等重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整治。

专家

陌生水域很危险

溺水发现晚获救成功率低

端午节“洗龙水”,也是有风险的。海口市急救中心副主任、院前急救专家付杰表示,海边、江边、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有可能发生溺水、被冲走等溺水事故,如果水体不干净,误吸不干净的水,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出现肺炎等。

危险的水域一定要警惕。其中,海口市白沙门公园的海边,有不少暗流,是十分危险的水域,不要戏水和游泳。付杰表示,除了水库、水渠、海边等天然陌生的水域充满了危险外,在小区的游泳池也要警惕溺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要多加注意;另外还有建筑工地留下的水坑也是溺水的危险区域,因为建筑水坑比较深,且多为垂直挖的,掉进去很难上来。

“溺水发现晚,获救成功率低,尤其是陌生的水域很危险。”付杰表示,学生溺水通常是悄无声息的,体力不支或者应对方法不足,在水中不能大声呼叫,很多溺水事故发现时都晚了;因为溺水后越早被救起存活的概率就大,建议游泳时有大人陪同和看护,游泳要结伴而行并相互帮助。

如果发生溺水,如何科学把溺水者救上岸呢?该如何避免溺水者和施救者都溺亡,或者溺水者获救,施救者却溺亡的悲剧呢?

付杰表示,施救者能够岸上救援是最好的,比如用安全绳、长竹竿、游泳圈等施救,下水施救一定要掌握技巧,不能盲目施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同伴发生溺水,不要贸然下水施救,或手拉手施救;而要赶紧大声呼救周边大人来施救,并拨打求助。学校和家长都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防溺水意识。

举措

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

防溺水教孩子“六不”

“防范溺水重在预防,不要到陌生水域。”付杰表示,从多年的院前急救经验来看,溺水往往发生在陌生水域,暑期临近,家长要看管好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对于溺水者的施救,付杰表示,要抓住急救的“黄金4分钟”,因为4分钟内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细胞,提高抢救成功率。施救中,首先是识别,查看溺水者出现“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的情况,即可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开始心脏按压前,先将溺水者头偏一侧,撬开其口腔,清理口腔内污泥、杂物,然后先做人工呼吸,再开始胸外脏按压。

其中,胸外按压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大于5厘米,按压频率-次/分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是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持续按压至患者苏醒,或者救护车到来。期间,可以配合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施救,提高抢救成功率。

对于一些网上流传的溺水者施救方法:“先倒立控水、倒背溺水者跑”等方法。付杰表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溺水者往往是水呛到肺部,而这样的方法倒出来的是胃里的水,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延缓了做心肺复苏的时间,不利于施救。

另外,为了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海南省教育部门提醒家长您务必牢记“四知”,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准则。

牢记“四知”,即家长对孩子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教育孩子“六不”,即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本文来源:南国都市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zjqh.com/rcjj/13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妇科急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