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晨
演员高以翔在录制
综艺节目《追我吧》时
在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猝死
节目组随后发表声明称
高以翔的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事情发生后
很多专家指出
在心跳骤停时
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
“黄金4分钟”内
利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
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然而眼下在国内
AED的配备
还并不是那么普及
公众对它的使用熟练程度
与国外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1%
今天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55万#
冲上了微博热搜
可谓是最扎心的热搜了
究竟什么是AED?上海的AED设备配备情况如何?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AED?
一起跟着东东来看
↓↓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的死因为心源性猝死,那么,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呢?因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就叫心源性猝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心源性猝死是由突发的心脏问题而引起的死亡,部分病患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患者发病时,心脏会发生快速的没有供血功能的胡乱跳动。甚至许多患者在4~6分钟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一旦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有些人就算被抢救过来,也有可能由于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而导致大脑受损,最终成为植物人。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天约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当一个人心脏骤停,如果身边人能够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抢救,可以大大增加生存几率。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1%,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被动等待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到现场,往往意味着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
高强度、高压力、高度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正成为年轻人猝死的重要诱因。专家呼吁,保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尽最大可能减少此类意外事件发生。
什么是AED?
医学上素有“黄金4分钟”急救原则,心脏骤停4分钟后患者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而AED电击除颤一直被公认为是制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在1分钟内可以接受正确有效的抢救,那存活率高达90%;4分钟内开始抢救,成功率约60%。一旦患者心脏骤停,正确使用AED及时施救,则有很大机率让患者转危为安。
当心脏病发作并变为完全心脏骤停时,心肌通常出现不协调的电活动,我们将其称为心室颤动,而此时心脏不能有效的收缩和泵血。而AED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心脏以放电的方式终止心室颤动,从而使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值得注意的是,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且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上海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约为13分钟
我国目前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很难达到4分钟,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拥有急救分站个,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约为13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掌握一些如CPR这样的急救技能,就可以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抓住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
△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站台设置了AED△自动体外除颤机(AED)不过,专家指出,在病人刚刚倒地的最初1分钟内,心肺复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给病人除颤,猝死病人首先可能发生的就是室颤(我国心源性猝死中超过80%伴有心脏室颤),此时如果能有效除颤,就用不着再做心肺复苏。错过这个1分钟,病人可能就会停止心跳。而对于除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除颤仪。
△确保使用时现场环境安全的相关提示其实“救命神器”早已入驻上海的公共场所,一批标注“AED”的急救箱被安放在上海市的部分地铁站内。在此之前,AED也已经相继入驻北京、深圳等其他城市的公众场所。
△如何使用6月18日,“成都市胸痛急救地图”发布会医院举行,区域内百余位业界同仁共[详细]
产品调理脂肪瘤案例——当天消除鸭蛋大小的脂肪瘤这位大姐自己开了一家中医妇[详细]
6月18日,“成都市胸痛急救地图”发布会医院举行,区域内百余位业界同仁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