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近日,曾因“背着AED上班”登上热搜的急救哥宋乐和一群大厂员工组建AED车队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每台车上都贴着一张醒目的红色车贴“心脏急救,可破窗!“普通人要不要学会AED和心脏急救知识?”“家庭要不要备AED?”“怎么买?”引发网友讨论。微博网友妇产科的陈大夫发起投票“AED教程是不是应该纳入课本”,有六百多人投给了“应该”。但根据《柳叶刀》上刊发的一则研究数据显示,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比例为20.3%,而旁观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比例不足0.1%。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这是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极限时间,在这关键四分钟进行救治,能让病人获得最大生还希望和最低的病后致残率。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唯一被证明可以提高院外心脏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仪器,有“救命神器”的美誉。根据急救科普人张元春在院前急救系统工作十年间的观察,有太多人因为“黄金四分钟”没得到有效救助,马不停蹄赶往现场的急救医生最终也无力回天。在一些“口袋急救侠”志愿者眼中,车里放AED也只是一个开始,他们更希望的是AED能进入到家庭,因为80%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家庭场景,急救的神经末梢应当触及这个更封闭、更细致的地方。“如果家中有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猝死基因,或者发生过心跳骤停,属于高危人群。可以备一台AED在家中。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且具备急救知识,准备一台家用AED也是有备无患。在我们业内有一个说法,心脏骤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没有办法预测。”张元春说。他特别强调,在配置家用AED的前提,一定是要有对病人情况的判断能力,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等专业知识。“急救知识和AED的使用方法应该更为普及。”近年来,因新闻报道和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网友对于急救知识和AED使用更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zjqh.com/ywjj/1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