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妇科急救 >> 日常急救 >> 正文

治妇科最好的确实属男医生,比如这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9 19:13:01
1、女生胸部16岁后基本停止发育,除非隆胸很难再有明显变化。

2、红糖水从临床上来说价值不大,类似的还有燕窝、阿胶。

3、宫寒、排毒、除湿、壮阳是养生界四座大山,很多疗法都是收你智商税。

......

说这些的大V叫六层楼:

医学硕士,妇产科医生,女性健康领域知乎大V,超人气女性健康自媒体“第十一诊室”创始人,北京六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CEO;五年写下超过万字答疑解惑,被称为是千万女性网上的贴心老棉裤。

他出版的《女生呵护指南》堪称女生私密宝典,女生从6岁到60岁遇到的所有可能问题,书里都娓娓道来,豆瓣评分8.6。

六层楼演讲笔记:一个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之路

我的微博一个月收到了超过一万封的私信平均每天好几百封,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喝尿能强身健体吗?

我的足疗师按出我有乳腺增生该怎么办?

喝醋蛋液治痔疮吗?裸睡有利于怀孕吗?女孩发生性关系后走路姿势会不一样吗?听说女性不仅在到喜欢的人也会即兴排卵,真的吗?刚开始写科普的时候,为了让科普直观好懂,我想了很多办法。用水果做演示,用口红色号来说明经血颜色和健康的关系,用甜甜圈来模拟宫颈的各种状态,用西瓜来模拟人工流产的过程……用水果演示子宫肌瘤的奥秘用甜甜圈模拟宫颈状态我们上学的时候,男科在泌尿外科的教科书里是很少一章,妇产科却是单独一本书。从生理结构上说,女性生殖系统复杂很多,更容易生病。宫颈癌,一般是40到50岁高发,哪些人高发?一辈子不做体检,有阴道异常出血,不提、不管、不去检查的。但是很多女生都缺乏基本的妇科知识,对自己的身体没有认识。其实现在宫颈癌完全可以预防,有很明确的癌前病变指征。我接诊过最小的宫颈癌患者19岁,14岁有初次性生活。如果她注射过HPV疫苗,或者在有性生活之后定期做体检,就不会早早失去生命。有个病人意外怀孕,还是宫外孕,要切掉一边输卵管。这时候她后悔了,早知道就用避孕套了,都买了一激动没用。我说有那么着急吗?她说例假刚来完肯定没事儿。她担心把输卵管切掉一侧,受孕几率是不是会下降,我说至少下降50%。为什么是至少?你单侧发生宫外孕,说明你的输卵管本身长得有问题,那么另一侧有问题的概率也很高,所以你第二次还是宫外孕的概率要比第一次高很多。女性缺乏安全感,这是我做科普之后的发现。最近收到一条私信,妈妈不准她摇呼啦圈,说对子宫不好。我截图发出来后,留言里大家贡献了很多妈妈告诉我不要做什么的例子:不要吃冷饮、不要穿紧身牛仔裤、不要健身,熬夜担心影响生育,过地铁安检担心影响生育...种种规训理由都是:影响生育。我有很多读者都和我求助过生男生女的问题一读者第一胎女儿,生完得了产后抑郁还要继续怀孕,原来公婆嫌第一胎是女儿,逼着她追生。生完第一胎10个月后怀上第二胎,安排她国外验性别,是女儿就打掉。医院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高危产妇生完孩子,自己和孩子都还没脱离危险,老公第一句问是男孩女孩:一听说是女孩,转身就溜了。医院大门外,在出租车上拦住了他。还有一个患者第一胎是女儿,剖宫产。第二胎怀了双胞胎,36周才发现胎死腹中,又经历一次剖宫产。缓了一年多好不容易怀上,公婆要求检查性别,却还是女儿。开始老公还和她站在同一阵线,说无论男女都生,但他父母到单位大闹,以死相逼。老公很快投降了,留下老婆一人承受压力。她一度想离婚保孩子,最后还是放弃。图中说我不可能引产这位,最终还是选择了引产很多人认为女性有子宫,你就必须要生孩子,可它就是一个器官,用不用在我自己;好比我今天如果选择以后只用右眼,永远不用左眼,完全可以闭上再也不用。我还记得有个产妇已经剖过两次了,还要再生,就为了要儿子;子宫壁就0.4mm,比纸都薄,马上就破了,还坚持多怀。见过最极致的是一个女主持人,27岁时第一次做产检,发现卵巢粘液性囊腺癌,怀孕四个月开始住院。所有医生都劝把孩子拿掉专心治病,但她认为这是她唯一一次生育机会。她硬是坚持到32周把孩子生下来。那时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肿瘤长满整个腹腔,不敢想象她每天怎么挨过这些疼痛。28岁时她去世了,她家人哭着说宁可她没有生孩子,也希望她活着。从医生角度,我没法干涉她的选择。我们只能告诉她各种选择的风险,但选择权在患者。我们甚至不能说带有倾向的话: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这么做。妇产科疾病还有个特殊性,是它带来的羞耻感。男女不平等,在妇产科表现最明显。泌尿外科和妇产科,两个科室病房的氛围都完全不太一样。泌尿外科的男病人会比较理直气壮,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和医生说:“赶快把这结石给我打了,过两天我还得出差。”但是妇产科的病人往往愧疚感重,她们会觉得自己怎么能得上这种病,给家里添麻烦。有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女性生病住院,首先考虑的是怕给家里花钱,然后是没人照顾孩子了。她会不停地问我的情况复杂吗?怎么还得做手术?不是说查一查就能治好了吗?带着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少花钱、别做手术,尽快回家的想法:我还有我的身份,我是个母亲、是个妻子、同时可能还是某某店的摊主,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而自己的病情是排在最最后面的。

有的女大学生意外怀孕,去了无良小诊所,人流没做成,先把宫颈搞一通,然后背上了“宫颈糜烂”、盆腔积液、支原体感染这些“疾病”的名称。

一旦被贴上了这个病的标签,她自己先觉得矮人一头,平时一不舒服就老往这地方靠。对自己的认同也发生了变化:总认为自己很弱,所以不能高强度的工作,这不能做那不能做,担心将来怀不了孕,要趁早结婚赶快要个孩子……

俗话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但是这和我在临床上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是违背统计学规律的。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原来男性到了30岁之后,性需求以及性能力开始慢慢下滑,这跟本身激素水平、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等一系列因素相关。相比起来,女性的性需求水平从20岁左右可以一直维持到40岁左右,这之间就存在一个落差,男性为了面子,就想出一些侮辱女性的说法。与此类似,还有黑木耳、紫葡萄这些词。最可怕的是还有很多女性以此为标准自我审视,其实完全没有任何必要。私处颜色色卡《女生呵护指南》男女同房,避孕措施基本都用在女性身上。为什么针对男性的避孕药和避孕措施(比如结扎)很难开展?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男性会担心影响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就是男性说他吃了,你能知道吃没吃吗?女性吃是真心想吃,男性可不一定。不避孕的结果,主要是女性承担,但男性吃那个药可能就是为了不用安全套,诉求不一样。男、女结扎手术对比《女生呵护指南》有次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让大家聊一聊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有两个妈妈的留言相互对照,也特别有趣。一个妈妈说,我生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另一个妈妈说,我生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女儿。我当时想直接转发出来,但又怕刺伤两个妈妈。其实她们的答案里面蕴含着与生俱来的偏见:认为男孩聪明是好,女孩漂亮懂事是好,什么叫懂事?就是能忍就忍,别喊别闹呗。后来我去查了相关数据,发现从父母在网上搜索“我儿子/女儿聪明吗?”等类似问题的次数来看,儿子比女儿多2.5倍。同时,父母在“我儿子/女儿笨吗?”等类似问题上也更加担心儿子,也就是说,父母更在意儿子的智力问题。虽然事实上进入重点班的女生比男生要多9%。与此对应,父母咨询“我女儿胖吗?”、“我女儿丑吗?”的次数远远大于咨询儿子的相关问题,虽然事实上男性超重比例远大于女性。这种偏见很难被察觉,但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女性自己也不自觉地一代一代传播和延续它。子宫发育异常图示《女生呵护指南》

以下是福利:

网易蜗牛读书可以在线免费电子版:以下扫描可读

当然这种好书还是买纸质版比较好

最后,让我以书中扉页的两句话作为结尾——愿我们都拥有知识组成的铠甲,愿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喜欢就捧个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zjqh.com/rcjj/9150.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妇科急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