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年9月9日上午,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在长沙开幕,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承办。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余篇,来自国内外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近千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主持;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致欢迎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志军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吕文良教授分别致词。
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
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志军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吕文良教授
本次大会设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分别为“急诊急救专场”、“脓毒症专场”、“急救管理与护理专场”;共有42名学者围绕中西医急诊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做了精彩报告。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急诊医学教授、世界急诊联盟国际部主席TerrenceMulliganDo作了急诊科运营管理最新理念和实践的学术报告,与参会人员共享全球急诊医学现代化资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曹书华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李志军教授,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医院郭继鸿教授,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急诊科学科顾问刘智玲教授、护理部副主任石泽亚副主任护师、急诊科护士长田馨怡副主任护师等分别作《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探讨》、《Sepsis3.0的启示及中西医治疗》、《攻克“心脏猝死百幕三角”》、《高流量氧疗在急诊的应用》、《苯丙胺中毒的临床救治》、《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应对—前瞻性评估与标准沟通》、《CheckList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等专题讲座。
这些讲座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这一核心主题,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立足国内外领域最新技术,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启迪了大家的思维,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的研究进程。
世界急诊联盟国际部主席TerrenceMulliganDo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李志军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曹书华教授
医院、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
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
医院急诊科学科顾问刘智玲教授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石泽亚副主任护师
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田馨怡副主任护师
祝益民教授在大会作《现场救护强化三个一理念》专题讲座。据介绍,我国合格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公众急救意识淡漠和急救知识缺乏,导致意外伤害和危急重症发生时,大部分人却不会救、不敢救,只能等待急救车和急救人员的到来,使很多生命嘎然而止在了急救“黄金时间”内。祝益民强调,应加大伤、病突发的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的三个“1”现代急救理念的普及,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他救能力。
医院建立了临床医学研究所、急救医学研究所和老年医学研究所。有效开展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培训,牵头成立了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急诊急救联盟和湖南省紧急救援医学培训中心,为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开展了大量工作。医院于年1月11日牵头发起成立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倡议将每年1月11日作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日”,在医院开辟“急救小屋”,配备培训教具和专职培训导师,为公众提供免费急救培训。还将急救课堂开进企业、学校、机关、社区、农村,通过培训新增“正规”第一目击者余人。为规范地指导公众学习急救,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和急诊科主任韩小彤教授主编出版了首部《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科普图书。
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作《现场救护强化三个一理念》专题讲座
大会同时举行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换届选举会议,医院李志军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主任医师、樊麦英副主任医师等分别当选为委员、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急诊与危重病的学术组织,成立以来,该学会继承和发扬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学,通过建立高水平的急危重症中西医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了临床与基础、预防与治疗、医学与药学等多学科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海内外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患者水平的提高。
撰文:易静芬周瑾容
摄影:申勇尧睿
编辑:易静芬
审核:韩小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由金鸡胶囊独家冠名的全国首档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实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详细]
阴道损伤怎么办?有哪些急救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阴道的外来损伤除外伤史[详细]
由金鸡胶囊独家冠名的全国首档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实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