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紧急关头救无数人性命的心肺复苏纳入考试范围。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急知识方面的教育,差距很大。学校中没有系统教育,媒体在某次新闻悲剧后,往往会亡羊补牢,做一些简单介绍,但读者看后就算,除个别有些人外,效果有限。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发生在家庭之中,人的心脏停跳4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50%,6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0%,10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如果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就会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如果每个家庭中有1-2个成员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知识。
比如在去年10月25日上午8点20分左右,一名男子赶乘高铁时在长沙南站候车室突然晕倒,情况十分危险,铁路工作人员紧急广播寻医,当时在候车室的三名医生、四名护士听到广播赶到现场参与救治。幸运的是,经过抢救,目前旅客已经脱险。在现场参与救助旅客的医护人员李纯和周碧玉正是长沙新生植发的护士,在事件发生时,她们正准备前往南京出差,为此耽误了三个多小时。在面对采访时,李护士说到:“因为我是一名护士,只要有病人在我面前倒下,我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救助他,这是所有医护人员的本能。”事情发生后,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此事,人民日报也在抖音发布了当时救人的视频。
在后续的追踪采访中参与救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我跟我同事本来是去南京出差。8点40的高铁,刚开始的时候我叫了一下他,他没什么反应,然后就直接给他做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个体力活,要先判断患者的意识和打开气道,然后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等。然后她和我一起(做)。”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可见急求知识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后来晕倒的那位男子也通过电话对帮助他的好心人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伸出援手挽救了他的生命。是长沙这座爱心之城,有爱的新生植发医护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然而,除了医护人员外,目前我国有良好急救知识储备的人并不多。发达国家的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40%,这个数字在德国更是高达80%;在美国,仅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就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而在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很多人却不敢救、不会救,以至于白白地失去“黄金”抢救时机,这无疑是值得反思的。对于这样能在关键适合拯救他人生命的行为,也是被无数人赞赏,新生集团总部在了解情况后的第一时间就对这两位护士进行了嘉奖表彰,医院发起《向李纯周碧玉“最美白衣天使”学习》的通知,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展现出最美的一面。
更是让大家对新生植发又多了一分肯定,对于一位路人都能够给予这样的爱心,相信在工作上他们更是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发友解答,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投入到发友的脱发治疗中。对专业技术的坚守,品质服务的追求让新生一直在行业内越走越远,像前段时间更是举办了自有植发技术——3D植发技术的发布会,在技术上的突破,比传统技术出毛量更多,最直接的提高了毛发浓密美观度。实力与爱心兼具,相信是新生这个大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医生最后也是强调了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就此而言,《健康中国行动(—年)》明确提出将急救知识等纳入中小学考试内容,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期盼早日把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将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大力提高我国的急救能力培训普及率。这样,我们周围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急救达人”,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的亲人和他人生命,造福社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zjqh.com/jjff/14545.html